离婚时最容易忽略的4项财产: 虚拟财产、期权、保险单和知识产权

离婚时最容易忽略的4项财产: 虚拟财产、期权、保险单和知识产权

大家好,我是小盛律师。处理了这么多离婚案件,我发现一个普遍现象:夫妻双方在分割财产时,目光往往聚焦在房子、车子、银行存款这些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的大件上。

这当然没错,这些确实是家庭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但是,婚姻存续期间积累的财富形式是多样的,有些看似不起眼或者“未来才有的”东西,其实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如果分割时忽略了,那损失的可就是实打实的“真金白银”!

今天,小盛律师就来盘点一下那4类最容易被“遗忘”的角落,看看你是不是也忽略了?

1. 看得见摸不着的“虚拟财产”

现在是数字时代,很多人的生活和财富已经和网络深度绑定。你有没有想过,那些看似虚拟的东西,可能也值不少钱?比如:

  • 价值不菲的游戏账号/装备: 如果一方在婚姻期间投入大量时间(属于夫妻共同时间)和金钱(属于夫妻共同财产)去练级、购买装备,使得游戏账号具有了较高的市场交易价值,那么这个账号本身的价值,在离婚时也是可以主张分割的。
  • 有商业价值的自媒体账号: 比如粉丝众多的公众号、抖音号、微博号等,如果是在婚后运营起来,并且已经能够通过广告、带货等方式变现,具有了商业价值,那么这个账号所蕴含的财产属性,也应当纳入分割范围。
  • 加密货币等数字资产: 比如比特币、以太坊等,如果在婚后投资购买持有,其增值部分或现有价值,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。比特币最高 10 万美元多一个,想想就刺激。

很多人觉得这些是虚拟的,是“玩玩而已”,或者不懂如何评估其价值。小盛提醒别小看这些虚拟财产,它们背后可能关联着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。如果对方持有这类财产,记得在离婚时提出来,并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(如账号信息、交易记录、价值评估等)。

2. 明天的“钱袋子”——期权和限制性股票

这个主要存在于一方在公司(尤其是上市公司或即将上市的公司)工作的情况。公司为了激励员工,可能会授予一些股票期权(Stock Options)或限制性股票单位(RSUs)。

  • 期权/RSUs是什么? 简单说,就是公司给予员工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特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(期权),或者是承诺在未来某个时间满足一定条件后授予员工股票(RSU)。

因为这些不是立刻能变现的钱,它们往往有行权条件归属期,可能在离婚时甚至离婚后才能逐步兑现。很多人觉得“还没到手的钱不算数”。大错特错!

小盛提醒对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(即授予)的期权或限制性股票,即使是在离婚后才满足行权或归属条件,其中对应于婚姻期间贡献的部分(比如基于婚内存续的工作年限或业绩),依然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是应当进行分割的!

这部分的价值计算可能比较复杂,需要考虑授予日、归属安排、婚姻存续期等因素,但绝不能因为“未来才兑现”就把它给忘了。记得要求对方披露相关授予文件和计划!

3. 保险单里“睡大觉”的现金价值

很多人买保险是为了那份保障,比如重疾险、寿险等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某些类型的保险单,除了保障功能,它本身还可能“存着钱”!哪些保险可能有“钱”? 主要是一些具有储蓄、理财或投资性质的保险,比如:

  • 具有现金价值的终身寿险、两全保险、年金保险等;
  • 分红型保险;
  • 万能险、投资连结险(投连险)。

大家往往只关注了保单的保障功能,或者认为保单是指定了受益人的,就跟自己没关系了。

小盛提醒:如果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,用夫妻共同财产缴纳了上述类型保险的保费,那么这份保单积累的现金价值(退保时能拿回的钱)或者投资账户价值,在离婚时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是可以要求分割的!当然,具体分割的是现金价值部分,而不是保单本身或保障权益。记得检查一下家里的保单,看看有没有这类“沉睡”的资产。

4. “脑力成果”也能分——知识产权收益

如果夫妻一方或双方在婚内是作家、艺术家、发明家、开发者等,那么他们的“脑力成果”——知识产权,也可能是值钱的共同财产。哪些算知识产权? 比如:

  • 专利权(发明、实用新型、外观设计);
  • 著作权/版权(书籍、剧本、音乐、美术作品、软件代码等);
  • 商标权。

知识产权的价值有时难以评估,且其收益可能是持续性的,比如版税、许可费等,容易被认为是个人劳动所得。

小盛提醒: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知识产权本身,其财产性权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。这意味着,无论是转让知识产权获得的收入,还是基于该知识产权在婚后持续产生的版税、许可费等收益(注意:需要区分是基于婚内形成的权利本身产生的收益,还是主要基于离婚后个人继续投入劳动产生的收益,前者更易认定为共同财产的孳息),都可能需要纳入分割范围。如果你或对方在婚内有这方面的成果,千万别忘了这块“无形”的财富。

小盛律师建议

之所以这些财产容易被忽略,往往源于认知不足、信息不透明、取证困难。想要避免吃亏,小盛律师给你几点建议:

  1. 树立全面财产观: 打破“财产=房子车子存款”的思维定式,认识到虚拟财产、未来权益、保单价值、知识产权等都是财富。
  2. 注重信息收集: 平时多留意家庭的各项财产信息,保留好相关文件、合同、凭证。离婚前,更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财产梳理。
  3. 切勿草率签字: 在没有完全搞清楚所有财产状况前,不要轻易在离婚协议或财产分割协议上签字。
  4. 找个律师: 离婚财产分割,尤其是涉及上述复杂或隐藏财产时,务必咨询专业的婚姻家事律师,比如小盛律师。律师能帮你厘清哪些属于共同财产,指导你如何收集证据,设计合理的分割方案,并在谈判或诉讼中最大限度地维护你的合法权益。

离婚不仅是身份关系的解除,也是一次彻底的“家产盘点”。希望小盛律师今天的分享,能帮助大家擦亮眼睛,在面对离婚财产分割时,做到心中有数,不遗漏任何一项属于自己的权益。记住,了解得越多,准备得越充分,就越能为自己争取到一个公平的结果。

我是小盛律师,懂法,让你在人生的重要关口,做出更明智的选择。 如果你正面临离婚或财产分割的困扰,随时可以找聊聊。